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人员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中国法制与法治公益宣传快讯 > 社会资讯 > 媒体 >

章晓鹰:以藏载道,伉俪共守千年文脉

来源:未知 编辑:lgy1515 时间:2025-03-26
导读: 核心提示: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信江畔,一座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静立于滨江东路。推开南古文化收藏馆的铜制门环,220平方米的空间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宋代龙泉窑的青瓷温润如凝脂,明代青花瓷的钴料晕染出山水氤氲,清代粉彩瓷的华美纹饰间,一对身
核心提示: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信江畔,一座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静立于滨江东路。推开南古文化收藏馆的铜制门环,220平方米的空间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宋代龙泉窑的青瓷温润如凝脂,明代青花瓷的钴料晕染出山水氤氲,清代粉彩瓷的华美纹饰间,一对身着素色太极服的夫妇正在悉心擦拭展柜——章晓鹰与程舞燕,这对从医生转型的收藏家伉俪,用三十年光阴将这座民间艺术殿堂打造成信江岸边的文化地标。
 
医者仁心到藏家慧眼: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1993年冬天的比利时,在此留学的章晓鹰利用休息时间,来到比利时古玩市场。在一家古玩商店,几枚清朝时的大龙、小龙邮票吸引了他的眼球,他拿起邮票仔细地看了一下,觉得这是难得的珍品。现在这几枚珍品流亡海外,一定要让它回国,回到祖国的怀抱,章晓鹰遂花高价将此买下。
 
回到国内后,章晓鹰总是利用休息时间,走街窜巷去掏宝。有一天,他来到百里之外的铅山县某个边远乡村,在一村民家中,该村民拿出一瓷片,这方残缺的康熙青花瓷片在晨光中泛着幽蓝光泽,钴料描绘的“渔舟唱晚”图景令他怦然心动。“釉面下的‘蛤蜊光’如毛细血管般精妙,瓷器开片竟与细胞裂变异曲同工。”这位上饶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就此在医学与瓷片的光影交错中,开启了跨越三十年的文明对话。
责任编辑:lgy1515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Copyright ©中国法制与法治公益宣传快讯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邮箱:[email protected] 技术支持法制与法治公益宣传快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