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中院开展知识产权普法进园区活动
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国际知识产权日,为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动联合山西大同大学、大同市经济开发区共同走进“晋创谷”高新技术企业园区,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创新护航”专题活动。通过政策宣讲、案例解读、座谈交流等形式,为企业送上法治“及时雨”。
山西大同大学法学院刘芳芳教授从知识产权制度溯源、内涵属性、激励创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等方面,系统梳理了知识产权制度的演进历程,深入剖析专利、商标、著作权等领域的保护核心。特别是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特点,以著作权保护为例,重点分享了“企业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建议企业“提前布局高价值专利,建立侵权风险预警机制”,并针对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行业的特殊性问题提出实操建议。
市中院民三庭副庭长张文结合知识产权审理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在积极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着力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审判质效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取得成效,引发了在座企业代表们的强烈共鸣。
在座谈交流环节,企业代表们围绕“中药药食同源产品知识产权申报”“知识产权跨境保护”“员工跳槽引发的技术泄露防范”“创新成果申报知识产权前检索带来的风险”“网上免费下载图片被诉侵权”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法官与法学教授团队逐一作了认真仔细解答,并建议企业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保密制度和行政调解与司法衔接机制。企业代表们纷纷表示,“这次知识产权普法进园区活动既有理论高度,又直击企业日常经营中知识产权保护难点,为今后有效防范涉诉风险和维护自身知识产权合法权益提供了清晰路径。”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科技产业园区的协作,通过设立司法服务站、企业知识产权联络员制度等方式,进一步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加精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助力全市新质生产力发展。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